科室成员

科室宣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宣教
  • 带你了解“乳腺纤维腺瘤”

  • 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524次

带你了解“乳腺纤维腺瘤”

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减少酒精、咖啡因的摄入。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异常敏感导致的。表现为无痛、可移动的乳房肿块。常见于青年女性,高发年龄是20~25岁,75%为单发。预后较好,癌变风险低。

乳腺纤维腺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占乳腺良性疾病的75%,约占乳腺科门诊患者的7%~13%,发病率大约为10%.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高发年龄是20~25岁,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根据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纯型纤维腺瘤

此类纤维腺瘤仅由上皮和基质成分构成,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发现,它的组织成分单一,瘤体直径多<3cm。

2、复杂型纤维腺瘤

是指乳腺纤维腺瘤合并直径大于3mm的囊肿、硬化性腺病、上皮钙化等特殊病理学改变,占所有纤维腺瘤的16%。发病年龄比单纯型纤维腺瘤更大,直径更小,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略高。

3、少年型纤维腺瘤

显微镜下间质细胞比成人纤维腺腺瘤更加丰富,多为单侧单发病灶。好发于10~18岁女性,可随时间推移不断萎缩,有些还可消退。

4、巨大纤维腺瘤

指直径大小在5cm以上的纤维腺瘤。青春期和围绝经期高发。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某一区域乳房组织腺上皮或纤维细胞对雌激素异常敏感,发生过度增生导致纤维腺瘤形成,主要依据包括:

1、该疾病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

2、妊娠时期乳房纤维腺瘤的生长速度迅速增加;

3、动物实验证实,注射雌激素能诱发纤维腺瘤的形成。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诱发因素?

1、年龄和性别:常见于青年女性,高发年龄是20~25岁。

2、怀孕: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加,可能导致纤维腺瘤形成或纤维腺瘤增大。

3、药物:雌激素类药物会导致纤维腺瘤增大。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游泳 洗澡时自己触及 无痛性肿块。肿块可发生在乳房的任何部位,少数患者在月经周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胀痛、隐痛、 钝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乳腺纤维腺瘤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在老年女性中,部分纤维腺瘤可表现为小的,石头样的、质硬、孤立的包块,与周围组织稍有粘连。

在年轻女性中,纤维瘤可以表现为容易触及的皮下结节,直径约3~4mm,保持常年不发生变化。

在少年女性中,巨大纤维腺瘤表现为突然增大:静脉突出以及偶尔出现压迫导致的皮肤溃病。月经期间乳房出现增大、张力增加,并有经前疼痛感。

在妊娠期间,可见纤维腺瘤增大,偶尔显著,可能和腺体增生有关。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相关检查?

乳腺纤维腺瘤因年轻人发生率高,所以通常以B超检查为主,不建议常规做钼靶和磁共振作为纤维腺瘤的常规影像学诊断方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乳房X线(钼靶)摄片检查


多表现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的高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其内常可见粗大钙化。年轻女性腺体致密,肿物边缘常被正常腺体部分遮盖,故乳腺X线摄影在纤维腺瘤中的诊断作用有限,推荐超声检查。对于不除外恶性可能性的纤维腺瘤患者,有必要进行乳腺X线(钼靶)检查。

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乳腺磁共振(MRI)的成像更清晰,诊断更精准,无辐射等优势,可将病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直观、立体显示,对于微小病变分辨率高,是作为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的有力补充,主要是针对乳房整体的状态显示以及乳房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对腋窝淋巴结是否有明显转移的判断也是相当敏感,这些都是钼靶和彩超所不及的。对疑似乳腺癌的人群来说,一般都是必须要做的检查,也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对浸润性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检查方法。

乳房超声检查

纤维腺瘤超声表现多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纵横比<1,生长迅速的纤维腺瘤中心可能出现梗死液化,超声表现为肿物内部的无回声区。

病理学检查

包括针吸细胞学,空心针穿刺活检,切取活体组织检查及切除活体组织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房肿瘤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当出现以下情况,应根据临床医师指导进行切除快速病理学检测:

1、患者年龄>35岁,有乳房肿瘤家族史且乳房肿块近期增长迅速加快;

2、乳房肿块伴有同侧股窝淋巴结肿大;

3、肿瘤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

4、乳房特殊检查怀疑恶性。

乳腺纤维腺瘤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需要与乳腺纤维腺瘤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乳腺囊肿、乳腺囊性增生病、外伤或感染造成的肿块、乳腺病、乳腺叶状肿瘤。

1、乳腺囊肿

由于乳管内积液形成的光滑、活动度不佳的肿块,可在月经后变小或消失,超声检查可见扩张乳管。而乳腺纤维腺瘤不会在月经后消失,超声表现为光滑、包膜完整的实性肿块。

2、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良性疾病的一种,具有乳房胀痛、肿块大小和质地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特点。肿块或局部腺体增厚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超声检查时无可疑肿物。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超声检查可见光滑、包膜完整的实性肿块。

3、外伤或感染造成的肿块

乳腺组织或附近的神经损伤后如果出现脂肪坏死,会表现为乳房肿块;乳腺感染如果形成脓肿,也会表现为乳房肿块。而乳腺纤维腺瘤没有外伤或感染史,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区分脂肪坏死、脓肿和纤维腺瘤。

4、乳腺癌

是指乳腺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质地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的肿块,短期内可以快速增大,乳房表面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穿刺病理学检查可见癌细胞。大而乳腺纤维腺瘤大多表现为光滑、质韧、活动度好的无痛性肿块,穿刺病理学检查仅有上皮和间质细胞。

5、乳腺叶状肿瘤

属于乳腺良性肿瘤的一种,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均为纤维上皮性肿瘤,叶状肿瘤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超声检查可见肿物内部囊性腔隙,X线检查可见肿物周围适当亮环。

而纤维腺瘤发病高峰年龄在20~25岁,一般不会短期迅速增大,超声检查可见实性有包膜的低回声,X线检可见亮圆形边界清晰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即随诊观察,适用于35岁以下纤维腺瘤生长缓慢或无变化的纤维瘤患者。需要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35岁以上患者,在随诊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纤维腺瘤生长迅速,可以由外科医生决定是否手术。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本病药物治疗里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均不十分确切,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观察为主。

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乳腺纤维腺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梗塞、硬化性乳腺病、肿瘤黏液样变、乳腺癌等。

1、梗塞:是妊娠期和哺乳期纤维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没有症状,但会导致肿瘤增大,造成哺乳期瘤症的假象。

2、硬化性乳腺病:可能出现在纤维瘤中,表现为肿瘤变硬;边界不清,和周围组织附着紧密,可出现局部持续性疼痛,在月经前加重,影像学检查难以和乳腺癌进行区分。

3、乳腺癌复杂性纤维腺瘤可能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略微增加。

乳腺纤维腺瘤如何家庭护理?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保持乳房清洁,避免外伤。采取高蛋白低脂饮食,高蛋白能补充体内氨基酸,增加患者抵抗力,低脂饮食是为了避免过多脂肪摄入,加重乳房负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酒精、咖啡因的摄入。

由于乳腺纤维腺瘤受雌激素水平影响,所以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相关药物和保健品。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悦,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内分泌系统,加重病情。

乳腺纤维腺瘤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在月经来潮后7~14天进行,使用手指进行触摸,注意纤维腺瘤大小、质地、活动度的变化;

随诊患者需每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的患者需要加做乳腺X线检查;

手术后患者及一般人群,每年应定期进行乳腺超声,X线等影像学检查。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情绪对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应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保持健康、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

乳腺纤维腺瘤怎么预防?

1、学会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有助于尽早发现新发肿瘤。

2、每年定期做乳腺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